澳門交通出行調查2024

特區政府自2009年起,每五年進行一次全澳居民交通出行調查,以掌握居民的交通出行習慣及特性,了解澳門居民對交通出行相關的觀點與意見,為制定更精準交通政策和規劃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為適時更新相關資料庫,交通事務局委託澳門大學屬下澳大創科有限公司開展“澳門交通出行調查2024”。 整項調查分為“全澳入戶調查”以及“線上問卷調查”兩部分。其中,全澳入戶調查於2024年3月至7月期間進行;全澳入戶調查完成後,局方將適時啟動線上問卷調查工作。   “澳門交通出行調查2024”─全澳入戶調查 調查方式及內容: 2024年3月至7月進行; 抽取3600個住戶進行入戶調查; 被抽中的住戶將於訪問進行前14日內收到交通事務局發出的信函通知; 收集受訪住戶成員特徵:住戶人數、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等; 收集受訪住戶成員出行特徵:出行時間、地點、目的、交通方式等。 調查以不記名方式進行; 成功完成調查且自願提供基本聯絡資料之住戶,則自動參與抽獎; 得獎名額共50名,可獲得超巿禮券; 得獎住戶將由專人以短訊及電話通知。   *所有收集資料絕對保密,僅供研究分析,問卷於調查工作完結後會全部銷毀。   備註: 受訪住戶將在調查進行前14日內收到通知信; 您可致電預約時間,調查中心專線: 6394 6045; 身穿制服及持工作證的調查員會上門造訪; 如遇到您不在家,調查員會留下訊息並擇日再訪; 造訪時,調查員會核對您的地址; 調查員將按問卷內容訪問您,經核實內容後,調查員會收回問卷。   調查中心專線:6394 6045 (辦公時間電話將由專人接聽,其他時間可致電留言。) 調查中心地址:澳門氹仔大學大馬路澳門大學N21研發大樓2005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六,早上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

澳大澳門中藥檢測中心三月試營運

澳門大學澳門中藥檢測中心將於3月起試營運,澳大校長宋永華與副校長葛偉、徐建等到中心調研,了解相關籌備工作。宋永華表示,檢測中心已按國家和國際相關標準完成建設,3月起可為澳門相關廠商及機構提供中藥檢測服務,並通過試營運加快中心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資質認證。 為配合澳門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澳大澳門中藥檢測中心於2022年成立,得到澳門特區政府和澳大的高度重視。中心依託澳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影響力和研究基礎,專責澳門的中藥檢測,並為澳門藥物監督管理局提供技術支撐。自成立以來,中心採取多項措施,加快實驗室建設,持續提升中藥檢測能力。2023年5月,中心獲得CNAS首項ISO/IEC17025:2017認可批准,多項能力驗證項目取得滿意結果。 澳大澳門中藥檢測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李紹平表示,為落實澳門特區政府“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促進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作為現時澳門的中藥檢測專業機構之一,不僅為澳門藥監局提供技術支撐,還以“發展澳門檢測,實現澳門認證,助力澳門中藥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為目標,加強中藥檢測的特色項目開發,為澳門中藥品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2023年11月,澳大校區醫藥檢測樓工程完成並交付使用,中心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質量管理體系優化及200多套設備安裝、調試和校準,現已形成一定的檢測能力。中心計劃於3月起進行試營運,為澳門相關廠商及機構提供中藥檢測服務。具體檢測項目和要求詳情請參見中心網頁:https://mctcm.icms.um.edu.mo/zh/。 新聞來源:傳訊部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 8004 庄瑜婷 電話:(853) 8822 4323 電郵: prs.media@um.edu.mo 宋永華調研中心籌建情況 中心為澳門相關廠商及機構提供中藥檢測服務 澳大澳門中藥檢測中心三月試營運

澳大與香港國際廉政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為推動反貪研究和人才交流,澳門大學法學院與香港國際廉政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澳大校長宋永華受邀出席見證並致辭。宋永華表示,澳大將為與香港國際廉政學院的合作竭盡所能,發揮澳大所長,助力國家所需。 香港廉政公署舉行廉政公署成立50 周年慶祝酒會暨香港國際廉政學院成立典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廉政專員胡英明,聯同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羅永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方建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聯絡局局長鄧建偉、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政治委員王兆兵少將、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丘樹春及貪污問題諮詢委員會主席廖長江主持香港國際廉政學院揭牌儀式。 典禮上,香港國際廉政學院與內地、香港、澳門共五間知名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反貪研究和人才交流,包括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澳門大學法學院、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及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廉政學院將與合作大學加強經驗分享和數據交流,以及在反貪人才培訓方面加強協作。在李家超、胡英明和宋永華的見證下,丘樹春與澳大法學院院長唐曉晴交換合作備忘錄。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警務處處長蕭澤頤等香港特區主要官員,香港大學校長張翔、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多國駐港總領事及反貪機構代表,澳門特區廉政專員陳子勁、助理廉政專員歐陽湘,澳門特區檢察院檢察長葉迅生等出席典禮。出席儀式的澳大代表還包括負責合作備忘錄跟進事宜的法學院助理院長汪超等。 新聞來源:法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 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 prs.media@um.edu.mo 李家超、胡英明和宋永華共同見證合作備忘錄交換儀式 宋永華 澳大代表與澳門廉署及檢察院代表合照 港澳廉政專員與澳大代表合照

波爾圖大學校長率團訪澳大促合作

葡萄牙波爾圖大學校長António de Sousa Pereira率團訪問澳門大學,獲澳大校長宋永華,副校長馬許願、徐建等熱情接待。雙方就科技、醫學、健康和創新等領域的合作交換意見,並進一步落實兩校在科教合作、師生互訪、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合作計劃。 宋永華指出,近年澳門大學與波爾圖大學在科研合作、人才聯合培養等方面不斷深化合作,兩校合辦了雙博士學位課程,共同致力為國際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去年5月澳大代表團訪葡期間與波爾圖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兩校科教合作拓深拓寬的重要里程碑。是次波爾圖大學的回訪將有效推動落實兩校各項合作,促進學術交流和探討創新合作模式。António de Sousa Pereira表示,波爾圖大學一直致力於加強科研產出和提升國際化水平,近年在科研創新領域加大投入,積極與全球頂尖大學深化合作和交流。澳大作為該校在澳門及至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期望兩校能共同推進師生互訪、科研創新合作以及科教資源共享,務實促進中葡高教合作和文化交流。 訪問期間,雙方還展開工作會議,由馬許願和徐建主持。會上,雙方針對拓展創新創業、技術轉移等合作領域進行深入探討並互相交流經驗。為深入了解澳大的科研佈局和近年取得的教研成果,代表團還走訪了澳大人文學院、健康科學學院、科技學院、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創業中心;並參觀了澳大大學展館、圖書館和滿珍紀念書院,了解澳大校園規劃、學術資源管理模式和住宿式書院系統。 代表團成員還包括波爾圖大學副校長José Castro Lopes、Joana Carvalho,行政總監João Carlos Ribeiro及校長辦公室主任Ana Miguel。澳大人文學院院長徐杰、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法學院院長唐曉晴、滿珍紀念書院院長張國祥、圖書館館長吳建中、全球事務總監王瑞兵、人文學院葡文系主任João Veloso、科技學院教授Carlos Silvestre等亦參與接待。   新聞來源:全球事務部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 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 prs.media@um.edu.mo 宋永華(右)與António de Sousa Pereira 代表團參觀澳大 合照

廣東省科技廳代表團訪澳大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王月琴率團訪問澳門大學,獲澳大校長宋永華、副校長葛偉熱情接待。代表團深入了解澳大最新的科研發展,並對雙方未來的合作提出思路及建議。 座談會上,葛偉向代表團介紹了澳大的歷史沿革和科研佈局,並表示澳大與廣東省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歷來合作緊密、交流頻繁,期待未來繼續拓寬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王月琴高度評價澳大近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加強粵澳科技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澳大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麥沛然、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路嘉宏及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楊丁奇分別匯報了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情況、前沿科學及最新發展。雙方代表亦就粵澳科技合作、科研平台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代表團還參觀了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 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交流合作處處長楊慧芳、資源配置與管理處處長趙勁松、社會發展科技處二級調研員班武、實驗室與平台基地處副處長羅霄鵬、交流合作處副處長周彧,廣東省科技合作研究促進中心交流引智部部長袁艷、經理唐鵬,以及廣東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高級工程師羅俊博。廣州市南沙區副區長陳國慶、科技局副局長洪林等亦參與訪問。澳大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主任王春明,科技學院海洋科學及技術系主任、區域海洋研究中心代主任徐杰參與接待。 新聞來源: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 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 prs.media@um.edu.mo 雙方深入交流 代表團參觀澳大 合照

澳大發佈博鰲研究項目成果

“以博鰲亞洲論壇‘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為指導建設澳門國際化科創平台的研究”成果發佈會今(27)日在澳大舉行。該研究項目受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委託,在澳門基金會的資助下,由澳大研究團隊完成,並獲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高度評價。 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成員、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主席梁維特致辭時表示,研究報告以博鰲亞洲論壇的“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為出發點,緊扣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重大國家戰略,系統論證了建設澳門國際化科創平台的重大意義,並提出澳門開展科技協同創新合作的政策建議。他亦對澳大項目研究團隊的研究工作表示高度認可和感謝。 澳大校長宋永華表示,澳大研究團隊通過不懈努力和合作,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澳門作為國際化和開放型城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與葡語國家保持悠久緊密的歷史文化聯繫,更應該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和聯通世界的功能,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一帶一路”和博鰲亞洲論壇“構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框架”倡議下,促進與博鰲亞洲論壇發起國的合作,打造國際化科創平台,走出一條具有澳門特色的發展之路。 項目顧問、絲路創新力執行董事、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資深顧問、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部原專業技術崗二級職員趙新力對澳大研究團隊取得的優秀成果表示祝賀。他認為,該研究項目立意高遠、切合實際、方向聚焦、內容詳實,獲得了同行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為“建設澳門國際化科創平台”提出了有針對性、科學可行的對策和建議。 會上,研究項目團隊代表、澳大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主任王春明介紹了項目背景;工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張麗文匯報了項目研究成果;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新介紹了“傳統藥物創新聯盟”建設情況和發展規劃;科技學院海洋科學及技術系系主任、區域海洋研究中心代主任徐杰報告了“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第三屆大會”之“海洋科技:走向‘藍色’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之舉辦情況。 出席發佈會的還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黃聖彪,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區榮智,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委員柳智毅、余成斌、王一濤、張可可、劉毅翔,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產業促進處處長李俊傑,澳大全球事務總監王瑞兵、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院長陳國凱、科技學院特聘教授顏至宏等。 新聞來源: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 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 prs.media@um.edu.mo 澳大舉辦博鰲研究項目成果發佈會 報告交付儀式 合照

絲路創新力執行董事於澳大談一帶一路發展

澳門大學今(27)日舉行“大學講壇”,由絲路創新力執行董事、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趙新力以“絲路創新力智庫報告漫談”為題發表演說,對“一帶一路”的發展進行分析、評價和展望。講座吸引一眾澳大師生及公眾人士參與。 澳大副校長許敬文歡迎趙新力再次來到“大學講壇”開講,指其對“一帶一路”之發展調研、內地與澳門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橫琴粵澳的經濟合作等扮演著重要角色,期望參與者能夠把握機會交流學習。 講座上,趙新力表示“一帶一路”走過了彪炳史冊的十周年,“金磚”亦進入了由五國到十國擴員後的新時代。是次講座依據其主編的三本關於“一帶一路”及金磚國家的發展報告,對“一帶一路”在和平、繁榮、開放、綠色、創新、文明和“金磚”在科技創新、資訊化、新工業革命等方面的發展進行分析、評價和展望。趙新力指出“一帶一路”國家不斷加強科技和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科技園區合作等舉措,搭建了穩定的科技創新合作平台和促進人員交流,推動了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了資源分享和優勢互補,促進區域間的平衡發展。 問答及交流環節由澳大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主任王春明主持;講者與參與者交流互動,討論氣氛熱烈。 新聞來源:校長辦公室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 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 prs.media@um.edu.mo 趙新力 許敬文 問答及交流環節

澳大加入世界數字教育聯盟 校長宋永華赴滬出席多項活動

由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上海開幕,會上還舉行了“世界數字教育聯盟”成立儀式,澳門大學受邀加入聯盟。澳大校長宋永華出席大會及聯盟成立儀式,並於大會“人工智能與數字倫理”平行會議中共同發起“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發展”倡議。 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以“數字教育:應用、共享、創新”為主題,海內外800多名代表參加,當中包括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的400多名境外嘉賓。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蔡達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西蒙娜-米雷拉米庫列斯庫等出席開幕式並先後致辭,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於全體會議上發表主旨演講。 在大會的“人工智能與數字倫理”平行會議上,宋永華與多間海內外科技網絡企業和大學的領導共同發起“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發展”倡議,內容指出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人工智能將成為促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形塑教育新範式和新形態,期待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科研機構、學校等主體同行一道,攜手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持續賦能教育創新發展。 世界數字教育聯盟積極響應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30年教育高級別指導委員會會議精神,旨在打造加強對話交流、推動數字教育務實合作和高質量發展的國際平台,目前全球已有41個國家和地區的104所大學、國際教育組織、研究機構及企業加入聯盟。 另外,宋永華與澳大副校長葛偉、健康科學學院副院長沈漢明等代表訪問上海交通大學,獲該校校長丁奎嶺、副校長徐學敏等熱情接待。宋永華表示,兩校自2012年起開展學生交流互訪,近年學術科研合作不斷拓展,期望未來兩校在“C9+3+1”的框架下繼續深化交流,攜手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共同邁進。澳大代表團還參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該校副校長、醫學院院長范先群等代表就拓展兩校醫學領域合作進行深入的座談交流。 新聞來源:全球事務部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 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 prs.media@um.edu.mo 澳大加入世界數字教育聯盟 宋永華共同發起“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發展”倡議 澳大與上海交通大學代表座談交流 澳大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代表座談交流

視覺盛宴!法國印象派畫展在澳大揭幕

“一半是陽光,一半是海水——從法國印象派到澳門風景畫原作展”今(2)日在澳門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廳揭幕,展出籍裡柯、莫內、庫爾貝等大師近130件的傑作,吸引一眾澳大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沉浸式感受這場視覺盛宴。 揭幕儀式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何鈺珊,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殷汝濤,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及校長宋永華,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副局長許嘉路,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袁紹珊,策展人李軍及姚京明主禮。 宋永華致辭時表示,澳大作為本地最具規模的國際化綜合大學,積極回應並貫徹為本地培養藝術人才的方針,於2021年在藝術設計中心的基礎上成立藝術與設計系;為配合藝術與設計系的長遠發展,於去年5月設立藝術博物館。澳大藝術與設計系已聘請多位優秀的藝術史家和藝術家,並推出適合澳門藝術現狀和發展的藝術碩士課程和博士課程,期望課程可以拓展新的藝術教育理念,培養出志存高遠、與時俱進的高端藝術人才。未來,澳大藝術博物館通過和藝術與設計系、藝術設計中心的合作,將進一步發揮收藏、展覽、教學和交流的功能,為在校師生提供服務的同時,豐富澳門市民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趣味。 是次展覽展出近130件傑作,以別具新意的佈展方式讓觀眾沉浸在籍裡柯、莫內、庫爾貝、布丹、柯羅等十多位西方著名藝術大師在法國諾曼底地區創作的油畫作品中,展上還有同時代藝術家創作的攝影作品;展覽的另一單元亦非常精彩,展出多幅20世紀法國畫家漢堡的新印象派繪畫,以及澳門地區中西藝術家史密羅夫 、迪美、郭士等從文化融合中汲取靈感而繪製的風景畫傑作。此外,現場還有與莫內“互動”、藝術書牆等富有藝術氣息的打卡點,為大家帶來一場難忘的視覺盛宴。 儀式後,李軍以“東西遙望的風景”為題進行演講。他結合展品,闡述水與油兩種不同的材質如何發生奇異的化學反應,正如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氣質,呈現出毫無違和的景觀,幫助觀眾欣賞從法國印象派到澳門風景畫獨特的藝術之美。講座吸引一眾嘉賓及師生踴躍參與,反應熱烈。 是次展覽由澳大藝術博物館主辦,澳大藝術與設計系及圖書館策展,法國諾曼底繪畫收藏協會、法國多維爾方濟各會博物館、法國阿爾蒂攝影協會協辦,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支持,展期至2024年5月5日。澳大藝術博物館位於澳大伍宜孫圖書館(E2)一樓及二樓,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7時,公眾假期照常開放(農曆新年初一至初三除外),上述活動均免費入場。展覽資訊及活動詳情可瀏覽澳大藝術博物館網站https://library.um.edu.mo/museum/zh/。 新聞來源:圖書館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曉珊 電話:(853) 88228009 電郵: prs.media@um.edu.mo 嘉賓於現場欣賞展品 宋永華致辭 合照 李軍演講

澳大鏡海人文論壇探討亞洲語言語義變化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舉辦“鏡海人文論壇”,由巴黎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講座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Hilary Chappell(曹茜蕾)以“ 亞洲語言的語義變化與區域類型學研究”為題發表演講,吸引一眾師生線上線下參與。 澳大人文學院助理院長鄺耀基在致辭時歡迎Chappell的到來,並強調澳門多元語言生態對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意義。人文學院助理教授徐宇航則介紹了Chappell在語言學領域的卓著學術成就。 講座聚焦一系列東亞與東南亞語言共有的詞彙多義多功能特徵與語法化路徑模式。Chappell首先簡述東亞與東南亞語言區域(MESEA)的槪況,並介紹語言區域和語義變化的定義。隨後,她以三種在東亞和東南亞語言中普遍存在的語言現象為例,分別從詞彙、形態和句法的層面分析了語義變化的規律和模式。最後,她總結語義變化是詞彙與構詞法變化(包括語法化)的根本,以及多義多功能特徵共享是確認語言區域關鍵手段的結論。Chappell的講座為語言類型學研究提供了個案參考,亦對相關研究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在問答環節,澳大師生和線上觀眾與Chappell展開深入探討,氣氛熱烈。 這是“ 鏡海人文論壇”2023/2024學年的第三場演講。該論壇旨在邀請不同研究領域的知名人文學者,與師生分享其前沿研究成果,過往論壇主題涵蓋文學、語言學、歷史、翻譯、藝術等多個領域。 新聞來源:人文學院     媒體聯繫: 澳門大學傳訊部     李巧雲 電話:(853) 88228004 梁雄業 電話:(853) 88228322 電郵: prs.media@um.edu.mo 曹茜蕾 澳大鏡海人文論壇探索亞洲語言語義變化